慳人手≠慳管理
「自動販賣機放喺街角就自動收錢,網店開個專頁就有生意?」呢種諗法就好似廣東話俗語「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」——實體士多要落手落腳招呼客人,網店轉戰社交平台看似慳咗店面人手,但其實將管理成本轉化到其他層面。
自動販賣機的甜蜜陷阱
網店確實似部「24小時自動販賣機」:
✓ 無需店員駐場銷售
✓ 突破地域限制接單
✓ 後台數據自動記錄
但別忘記!自動販賣機要定期:
• 補貨理貨(庫存管理)
• 收銀清算(金流對賬)
• 機身清潔(平台形象維護)
數碼工具只是輔助,核心仍需人力規劃。
實體vs網店的隱形成本轉移
實體士多 | 網店 |
---|---|
店租水電 | 平台廣告費 |
店員薪金 | 內容創作成本 |
現場陳列 | 視覺設計費用 |
三個不可自動化的核心
1️⃣ 客戶關係:機械回覆解決唔到客訴情緒
2️⃣ 品牌溫度:罐頭訊息難以建立忠誠度
3️⃣ 危機處理:突發物流問題仍需即時人手介入
數位化≠無人化
網店如同裝了摩打的單車,雖然省力但仍要握緊把手。聰明經營者應將人力資源重新配置在:
✓ 數據分析
✓ 用戶體驗優化
✓ 創意內容產出
記住——科技解放的是重複勞動,而非取代經營智慧。